新聞中心
違規吃喝是典型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,被群眾稱之為“舌尖上的腐敗”。它不僅損害黨的執政根基,損害黨和政府形象,還滋生腐敗問題,給政治、經濟和社會風氣帶來不可低估的危害。
為更好地開展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工作,航小紀摘錄了對“吃公函”、“吃食堂”、“吃老板”、“吃下級”四種違規吃喝問題解讀,請各級紀委精準把握這類腐敗問題的主要表現和定性處理,警示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、嚴守紀律底線。
一、“吃公函”
“吃公函”是通過空白公函、虛假公函、“一函多餐”、“超標接待拆分報”、將同一接待對象轉嫁到無相關公務活動的單位輪流接待等方式,違規超標準、超范圍接待或者違規組織、參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請,是違規吃喝問題的隱形變異新表現。
案例:某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黨總支書記、支隊長姚某。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間,5次參加該支隊組織的超標準公務接待,飲用高檔酒水,提供高檔香煙,共計超出標準支出2.5萬元。事后,經姚某同意,該支隊向外單位索要多份“空白公函”,虛構接待事項,將上述費用在本單位報銷。2022年4月,姚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,政務記大過處分。
本案中,姚某違規公務接待行為中的“偽造公函”,是典型的“吃公函”問題。“吃公函”的表現形式多樣,主要有“一函多吃”、“無公函接待”、“空白公函”、“虛假公函”等。“吃公函”暴露出來的問題絕非小事小節,其背后往往隱藏著作風問題和腐敗問題,以及由風及腐、由風變腐、風腐交織問題。
二、“吃食堂”
“吃食堂”,名義上是工作餐,實際上是在隱蔽場所高消費,比如在單位食堂開“小灶”,礦泉水瓶里裝著飛天茅臺,炒雞蛋偷偷換成了飛禽走獸,有的食堂還開辟出影音娛樂室、棋牌室、按摩室等,甚至還有企業專門在私人會所、高檔小區、寫字樓接待、宴請一些領導干部。
案例:某市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室副主任、主任賴某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,在某職業技能鑒定站指導督導工作后,先后4次接受該鑒定站負責人在內部食堂安排的宴請。2023年12月,賴某受到政務記大過處分。
上述案例中,賴某違規接受宴請的行為主要表現為“吃食堂”,賴某在管理和服務單位的食堂違規接受宴請。實踐中,有的黨員干部為規避監管,選擇在單位內部食堂、餐廳、培訓中心、機關內部接待場所等隱蔽地點進行超標準接待、違規安排或接受吃請,有的在經費報銷上將違規吃喝費用混入食堂正常開支。食堂成為“燈下黑”,滋生公款吃喝、違規套現等問題,如不及時加以規范管理,勢必成為“四風”問題的“隱身衣”。
三、“吃老板”
“吃老板”是指黨員干部不論接受宴請,還是自己設宴請客,都由老板付錢買單,實質是權錢交易。本來要嚴格走程序的規劃、許可事項,可能因為一餐飯就能蒙混過關,本來需要多個工作日的審批事項,可能因為一頓酒就能“快事快辦”。
案例:某縣商務局副科級干部張某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等問題。2021年5月,張某在該縣某家莊違規接受某能源公司負責人劉某某安排的宴請,席間飲酒,飯后收受劉某贈送的茶葉禮品,宴請費用均由劉某某承擔。事后,張某違規為劉某某公司建設項目出具不正當的審批手續,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。2022年12月,張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。
本案中,張某違規接受宴請的行為主要表現為“不吃公款吃老板”。實踐中,黨員干部“不吃公款吃老板”的方法多樣,有的個人應邀接受私營企業主組織的宴請活動;有的接受私營企業主宴請時攜帶親朋好友“蹭吃蹭喝”,或者“借花獻佛”順帶邀請領導同事吃喝;有的組建“飯局”邀請私營企業主參加,名為盛情款待,實為“客人”買單,或者雖沒有與私營企業主一起吃喝,但要求私營企業主提供場所、餐后買單。這些行為,都屬于享樂主義、奢靡之風的外在表現,違反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。
四、“吃下級”
“吃下級”,指上級機關到下級機關公款大吃大喝。常見的吃下級問題主要有上下級搞拉拉扯扯、團團伙伙、編織“關系網”的違規吃喝;以聯絡感情協調工作為由,搞權力交易、利益輸送;以權欺人,吃喝費用全部由下屬單位或管理服務對象買單的違規吃喝問題等。
案例:某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原處長孫某,在參加培訓會議期間,組織公款宴請,宴請費用及個人其他開支違規在下屬單位賬上報銷。2023年10月孫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。
本案中,孫某的行為是典型的“不吃本級吃下級”,通過將違規吃喝費用轉嫁下屬單位核銷。實踐中,有的黨員干部打起了下屬單位的主意,利用職務便利,公權私用,向下屬單位轉嫁違規費用,企圖蒙混過關,有的甚至把下屬單位作為“私人領地”和“私有財產”,以聯絡感情協調工作為由,搞權力交易、利益輸送,把一餐飯、一瓶酒當成小事小節,理想信念在吃吃喝喝、觥籌交錯中逐漸崩塌,廉潔防線在迎來送往、勾肩搭背中逐漸失守,一步步滑向違法犯罪深淵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